從前直道東莞爲“小香港”,還真沒正兒八經在東莞打過卡。這一次,用1天時間挑戰了5個景點,堪稱特種兵式旅行了。
上午8點從廣州自駕出發,可能因爲是週末,路上車少,十分順暢。大概9點左右就到達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。
在此之前,建築陶瓷一直被我停留在磁磚的層面,所以,在看到那麼多的藝術品時,可以想象得到我的驚震。建築陶瓷可以是陶器,可以是一整面牆的貼畫,可以是棋盤、桌椅、甚至是藝術品。
它們在火的錘鍊與藝術家的思想碰撞之後,可以變成想象不到的模樣。在廣東,甚至許多祠堂的屋脊上也裝飾着漂亮的陶瓷作品。
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可參觀的地方足足有3層樓。不僅有陶瓷古今歷史,還能親自體驗製作手陶。
10點自駕前往萬江滘聯,周邊有幾個古村落,有時間的話可以去轉轉,聽說至少有10處網紅景點。
萬江大小河流遍佈,不僅河水清悠,而且景色優美。馬上端午節就要到了,決定先到枝昌龍船訓練中心,據說這裡可以親自體驗划龍舟,如果是帶着孩子出遊,這裡算是親子旅遊首選地。
正好遇到一羣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划龍舟,雖然天氣爆曬,可依然劃得不亦樂乎。累並快樂着。
傳說,東莞的鄉村流傳着“起龍”的習俗,因爲廣東天氣潮溼,每年端午節劃完龍舟後,爲了防止龍舟發黴,便將龍舟沉入泥底,到了第二年端午前再挖出來,並舉行隆重的“起龍”儀式。
雖然沒有親眼所見起龍儀式,但距離萬江枝昌龍船訓練中心大概600多米的地方有個YO龍營地,據說創建此營地的靈感便來自於東莞鄉村的“起龍”文化。
營地沒有門票,帳篷也是現成的,還有一大片草地,與河水相領,環境十分宜人。可以進去裡面點上一杯咖啡或冷飲休閒一下,經常有人在草地上放風箏,約上三五好友來此露營燒烤。
但是,YO.龍營地最好玩的則是漿板。
營地有教練現場教學,這個項目十分受年青人們的歡迎,被人戲稱爲“水上漂”功夫。學起來簡單,而且很酷。
下午2點,自駕到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。
這裡展示了莞香、舞木龍、乞巧節等等非遺項目,9個區域至少有28個非遺項目展示,幾乎東莞各鄉鎮所有的非遺項目,都能在這裡領略到,大有一次看過癮的感受。
下午4點,自駕到網紅社區下壩坊,這裡被人譽爲東莞的鼓浪嶼,也是一座百年古村,同時也是名模張恩拍東莞城市時尚大片的地方。下壩坊商業街區非常適合晚上來逛。
但現在還是下午,時間也不能浪費。那麼,就先到綠綺琴院吧,在這裡聽聽千百年前的嶺南派古琴。
古琴聲音低沉,適合在安靜的地方聆聽。但如果你仔細觀察,會發現所有帶古琴的畫作,基本都彈奏於山水之間,其實,古琴考驗的更是聽者的靜心。
我在這裡聽到了千百年前唐伯虎寫的《桃花庵》詞,配着優美動聽的古琴,真的是耳朵的萬般享受。
聽完了古琴,又來到言一人文空間,見識了流傳於唐宋時期的篆香。
雖然知道莞香知名,但對於香道我還真的是第一次接觸。篆香在中國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,古人常用來計時,又叫百刻香。
在充滿詩情畫意的環境裡,但見美女一舉手一擡頭皆是香道。
甚至還可以體驗茶道。茶道的茶具基本都是工夫茶茶具,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多了一隻分茶小白壺,便於潮州工夫茶區別開來。
圍爐煮茶,在這裡體驗下壩坊真正的慢生活。
一定不要錯過下壩坊的夜晚,白天的下壩坊安寧、寂寞,適合文藝。晚上的下壩坊彷彿從冰凍中活了過來,更是精彩,晚上,可以在這裡邊聽音樂邊吃飯,感受東莞的浪漫。
晚上8點自駕返回廣州,就這樣在東莞度過了完美的12個時辰。
旅行攻略:
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地址:東莞市高埗鎮北王路草墩橋側唯美集團1-3樓
開放時間:9:00-17:00
萬江枝昌龍船訓練基地:東莞市滘聯創業路與東堤路交叉路口往東南約180米
開放時間:8:00-20:00
YO龍營地:東莞市東堤路正丫球場東南側約200米
開放時間:10:00-22:00
東莞市非物質文化中心遺產保護中心:東莞市萬江鴻福西路6號
下壩坊:東莞市萬江街道壩頭社區下壩坊
言一人文空間:下壩坊文化商業街4巷40號
綠綺琴院:下壩坊文化商業街52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