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虹平權大平臺、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、勵馨基金會、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等團體,支持性平三法修法,也共同呼籲緩解多元性別者所面對的不利處境。示意圖。本報資料照片
隔10多年懷二胎她深信是愛犬回來了!卻羞於告訴孩子身世:你是老媽之前養的狗…
臺灣#MeToo 運動崛起,行政院會今天將通過性別平等工作法、性別平等教育法、性騷擾防治法「性平三法」修正草案,送立法院審議。多個民團發表聯合聲明,支持修訂性平三法。
「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」臉書粉專表示,作爲長期關注性別平等的民間團體,除了支持修法,也呼籲社會大衆及政府關注當事人在多元性別身分上的交織性,可能因參雜不同身分與特有處境,而產生權利不對等的狀況,有着更難被社會輿論理解與看見、也更難取得友善資源的特殊困境。
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說,對LGBT+社羣來說,對於LGBT+有敵意、歧視性的言行,就是一種性騷擾。不論是在職場、學校或非特定公共場域,當LGBT+被迫表達自身的性別認同,或面臨場域中有權勢者的歧視性言行,都很有可能影響着LGBT+的身心狀況,以及在該場域中的機會與處境。
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說,許多LGBT+學生不敢向校方提出校園性平事件的申訴;或事件調查過程,被探問、質疑其性傾向或性別認同。職場中LGBT+員工擔心影響人際關係與升遷機會,而不敢在職場中出櫃。申訴調查程序的不易理解,甚至受二次傷害等,都導致LGBT+當事人遭遇性騷擾事件後傾向消極處理,讓所謂「接住所有人」的口號成爲空談。
彩虹平權大平臺、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、勵馨基金會、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等團體,支持性平三法修法,也共同呼籲,政策討論應該納入以下三點,以緩解多元性別者所面對的不利處境:
第一、建立性平事件的調查委員人才庫,積極提升調查人員對LGBT+當事人特殊處境的理解,並擬定調查人員申訴與淘汰的篩選機制,減少二度傷害的機會。
第二、不論在前端通報或是後續調查程序中,都應提升相關人員的「多元性別敏感度」及「創傷知情」的意識,避免在LGBT+當事人遭遇二度傷害、無法信任求助管道,導致系統漏接。
第三、應積極提升多元性別友善資源的串連與可接近性,讓LGBT+當事人遭受性騷擾事件時,能快速瞭解並連結到適切的友善資源,尋求相關協助。
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說,透過本次的修法行動,期待能降低性騷擾事件的LGBT+當事人在對外正式求助時的擔憂,建立更友善、更具敏感度、可被信任的求助管道,讓性騷擾防治網絡可以接住更多人。
彩虹平權大平臺、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、勵馨基金會、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等團體,支持性平三法修法,也共同呼籲緩解多元性別者所面對的不利處境。圖/取自「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」臉書粉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