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姑娘這一刀,咋砍你頭上來了?”顧長山收養了鳳勤,把她當作自己的親閨女一樣,管她吃喝,供她上學。讓顧長山沒有想到的是,鳳勤畢業後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親手砸了他的飯碗,讓他沒有了工作。
村民們對鳳勤指指點點,認爲她就是一個“白眼狼”,甚至還罵她“忘恩負義”,忘記了顧家對她的恩情。沒有顧家的收養,就沒有鳳勤的今天。對於鳳勤的所作所爲,同樣被顧長山收養的自強看不下去了,對鳳勤說道:“你無家可歸的時候,是誰把你養大了?”顧長山的傷心、村民們的謾罵和自強的不解,就像刀子一樣割在了她的身上,讓她痛苦不已。鳳勤真的是一個養不熟的“白眼狼”嗎?鳳勤是馬曉雲想要兒子的產物,那個年代,鳳勤屬於超生,她剛出生,就被寄養在了姥姥家。
鳳勤想念馬曉雲,不遠千里獨自坐火車來到了三道溝林場。對於突然出現的鳳勤,馬曉雲驚慌失措,她爲了保住樑富寬的工作,把鳳勤送到了顧家。馬曉雲的做法,給鳳勤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,讓她感受到了馬曉雲的“惡意”。鳳勤爲了留在顧家,拼命地討好顧家夫婦,主動打掃衛生,給那存花打下手,給顧長山端洗腳水。在顧家,鳳勤生活得小心翼翼,生怕那存花像馬曉雲一樣,把她趕走。
锡林郭勒那达慕精彩开幕,草原上的盛会,来一场“非遗文化”之旅
鳳勤把顧家夫婦當作了自己的親生父母,儘管後來,馬曉雲心存愧疚,隔三差五地來看望鳳勤,給她買鞋、送吃的、送生活費,但是鳳勤還是沒有緩和和馬曉雲之間的關係。鳳勤即使不參加高考,也要把戶口落在顧家。鳳勤不認馬曉雲的原因很現實,一是不能原諒當初馬曉雲對她的拋棄;二是她不想寒了顧家夫婦的心。顧長山夫妻倆把她當作了自己的親生女兒來養,並沒有因爲她不是親生的,就對她區別對待,顧家夫婦有時對鳳勤甚至比自己的親兒子兆喜還要好。
顧長山住院,鳳霞爲了照顧他,連學都不上了,老師來到醫院找鳳勤談話,想讓她回去上課。鳳勤不放心住院的顧長山,就是不肯回學校,即使顧長山也勸不動她。安撫那存花,照顧顧長山,鳳勤比親生女兒還要盡職、體貼。鳳勤想要上林業大學,但是那存花希望鳳勤上師範大學,大學畢業後好當一名老師,工作穩定,也好說對象。鳳勤很是糾結,一邊是自己喜歡的專業,一邊是那存花的期盼,鳳勤爲了不讓那存花傷心,遲遲沒有做決定,最後還是陳興傑幫助鳳勤下了決心。
鳳勤之所以上林業大學,源於她對林場的熱愛。鳳勤喜歡養育她的家鄉,喜歡這裡的林場,喜歡這裡的環境,所以她纔會畢業後,再次回到三道溝。鳳勤回到家鄉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三道溝列爲“禁採區”,這件事徹底地惹怒了鄉親和顧長山。顧長山等人在林場幹了一輩子,伐樹、種樹,已經成爲了顧長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大家都是靠着林場吃飯的。
如今,鳳勤把大傢伙的飯碗砸了,怎能不叫衆人憤怒。大家紛紛指責鳳勤就是一個“白眼狼”,顧長山白養活她了。實際上,隨着這些年的採伐,三道溝的林子在逐年減少,鳳勤之所以對家鄉“禁伐”,一是響應國家的政策;二是爲了保護家鄉的生態環境。家鄉的樹木少了,容易造成水土流失,動物和植物物種減少,甚至消失。只有把家鄉的生態環境保護好,鄉親們才能更好地在這生活。我們都誤會鳳勤了,她從來都不是“白眼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