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,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着孩子的成長軌跡。
所以,在教育孩子之前,父母請先給孩子做好榜樣。
作者 | 番茄媽
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:“家庭是習慣的學校,父母是習慣的老師。”
孩子身上的每一個習慣,無論好與壞,都藏着父母的影子。
今天,虎媽爲大家列出了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9個壞習慣。
教育孩子之前,請先做合格的家長。
手機不離手
曾在地鐵上看到這樣一幕:
一位媽媽帶着孩子人手一本書,坐在座位上看得特別投入;
就在他們的旁邊,另一位媽媽在用手機刷短視頻,旁邊的女兒也跟着一起看得津津有味。
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:
父母愛看電視,孩子花在電視上的時間也會相應增加1/3。
父母愛玩手機,同樣會讓孩子產生模仿行爲。
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沉迷電子設備,其實症結往往在他們自己身上。
正如白巖鬆所說:“天天在家打麻將的父母,是很難教會孩子讀書的。”
所以,當你的孩子不務正業、沉迷遊戲時,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反省自己。
暴躁易怒
綜藝節目《超級育兒師》裡有這樣一個片段:
8歲男孩辰辰,因爲不滿媽媽逼他寫作業,對媽媽又踢又咬,摸到東西就砸,猶如一隻咆哮的小獸。
在對辰辰開解的過程中,育兒師找到了辰辰暴躁性格背後的真相。
原來,在辰辰四五歲的時候,媽媽就開始動不動打他,因爲一點小事就對他大吼大叫。
辰辰現在的行爲,完全複製了媽媽的做法。
孩子的性格、氣質,深受父母言行的影響。
情緒化的父母,往往會養出同樣情緒化的孩子。
所以父母進門前,記得撣掉身上的灰塵,提醒自己“要把壞情緒留在門外”。
邋里邋遢
一位當班主任的朋友曾吐槽過班上一個男孩:
他身上總是髒兮兮的,桌上也是一片凌亂,班上的同學都不想跟他同桌。
直到有次她去男孩家裡家訪,才發現:
男孩爸爸一副鬍子拉碴的模樣,身上一股汗臭味;
媽媽也是蓬頭垢面、不修邊幅,睡衣上還沾着斑斑油漬;
邋里邋遢的父母,養不出乾淨整潔、品位高雅的孩子。
父母的衣着打扮,影響着孩子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。
就像主持人敬一丹,看起來永遠那麼優雅得體,其實是受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。
黑羽YouTube主頻道被「紅標」宣布地獄梗停更 相關圖片影片全數下架
媽媽曾告訴過她:“任何時候別忘了愛自己,別忘了享受美。”
暴力
看過這樣一張海報:
廚房裡,兒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,父親見狀,立刻揚起了巴掌。
兒子恐懼不已,只能伸出雙手擋在臉前。
多年後,當初那個無助、驚恐的孩子,卻變成了另一個衝動、暴戾的父親,將拳頭砸向自己的孩子。
國際犯罪學專家大衛·法頓說:“那些肢體受到摧殘的兒童,長大後很有可能成爲暴力的攻擊者。”
暴力是會遺傳的。
砸向孩子的拳頭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身心,還會將暴戾、衝動刻進孩子的基因裡。
經常抱怨
知乎上有個問題,有個喜歡抱怨的父母是怎麼樣的體驗?
其中一位網友的回答很扎心:
家長經常抱怨,會傳遞給孩子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。
如同一劑毒藥,慢慢侵蝕孩子的身心,讓孩子充滿負能量。
想要養出陽光積極的孩子,父母一定要努力創造積極、鬆弛的家庭氛圍。
不遵守規則
生活中,你是不是也看到過這種情景:
爸爸牽着孩子的手就要過馬路,孩子拽住爸爸的手說:“紅燈不可以過馬路的!”
爸爸卻不以爲然地說:“反正也沒人,趕緊走吧。”
說着硬是拉着孩子闖了紅燈。
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父母,嘴上要求孩子遵守規則,自己卻漠視規則。
美國作家鮑德溫說過:“孩子永遠不會乖乖地聽大人的話,但是他一定會模仿大人。”
父母不遵守規則,孩子就會沒有規矩。
沒有時間觀念
如果做個排行榜,投票選出最讓家長苦惱的壞習慣,我猜“太磨蹭”估計能進入前三。
多少父母因爲孩子寫作業磨蹭,上學遲到大爲頭疼。
可許多父母卻忽視了一點,那就是明明自己在生活中也經常做事拖拉,毫無時間觀念。
答應了和孩子3點出門,自己卻總是拖延到4點;答應幫孩子做手工,卻一拖再拖。
父母不守時的行爲,孩子會看在眼裡。
海通国际发布中国银河研报,公司半年报:自营规模大幅提升,高基数下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,目标价格为13.45元
想要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,培養一個勤快自律的孩子,父母首先要做一個守時的人。
斤斤計較
在某地的車站,工作人員攔下了兩個男孩要求他們進行身高測量。
A女士尷尬又氣憤,還不忘小聲囑咐兒子一句“把鞋子脫掉,別站得太直哈。”
但B女士高興地說:“兒子挺高了身板,希望你符合購票標準,那就證明你真的長大了,是個男子漢了。”
兩位母親的格局高下立見。
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說:
「歡慶」以色列遇襲!傳哈瑪斯領袖人在卡達笑看電視 和官員談笑風生
父母斤斤計較、貪圖小便宜,孩子就極易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。
父母寬容大度,那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會變得寬容好善、樂於與人相處。
愛撒謊
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孩子面前撒謊:
時間長了,孩子會覺得說謊不是錯,自己也跟着說謊。
同時,他可能會對大人的做法感到失望,逐漸對大人失去信任。
表裡不一的父母,養不出誠實守信的孩子。
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:
孩子的問題,往往是父母問題的映射。
好的教育從來不是強迫孩子去成爲一個好孩子,而是以身作則爲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。
點個贊吧,努力修煉好自己的一言一行,孩子自會在後面緊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