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張壓(低壓)高,收縮壓(高壓)正常,選藥時注意什麼?
极品妖孽
有位40多歲的朋友跟華子說,自己的低壓一直在95mmHg以上,但是高壓在130mmHg以下,要不要服用降壓藥,用什麼藥比較好呢?
華子說,高壓)或是低壓,只要其中之一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,就可以診斷爲高血壓。如果非同日的3次測量,低壓均等於或是大於90mmHg,就是單純舒張期高血壓,需要積極治療。
如果只有低壓升高,高壓正常,意味着血管狀態比較年輕,這是在中青年高血壓人羣中較爲常見的特徵。
心臟收縮時,會把血液泵入大動脈,大動脈會擴張容納血液,此時血液對大動脈壁的壓力就是收縮壓(也稱高壓)。當心髒進入舒張期時,主動脈瓣關閉,大動脈彈性回縮,會推動血液流向外周小動脈,此時大動脈壁對血液的壓力就是舒張壓(也稱低壓)。
所以高壓正常,意味着大動脈彈性較好;但低壓升高,則意味着外周阻力增加。
身體外周的小動脈、微動脈對血液的阻力,稱爲外周阻力。在肥胖、焦慮情緒、睡眠不足、面臨較大壓力等情況影響下,會使小動脈、微動脈收縮,外周阻力增加,血液流入減少,低壓升高。
在心率加快的時候,心臟舒張期縮短,在大動脈還沒有把收縮期容納的血液完全推入小動脈和微動脈時,心臟又泵送了新的血液過來,使大動脈留存血液增加,低壓升高。
無論哪種情況導致的低壓升高,都會導致流入外周動脈的血液減少,影響心、腦、腎等器官的供血。大動脈在長期留存血液增加的狀態下,會加速硬化,最終使心臟泵血阻力增加,高壓也會升高。所以只有低壓升高,需要積極控制。
現在常用的降壓藥物有5類,分別是地平、利尿劑、普利、沙坦與洛爾。
地平類藥物,通過擴張動脈降低血壓,但會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經,使心率加快。
利尿劑,可以促進水鈉排泄,降低容量負荷和鈉離子水平降低血壓,但會刺激腎素分泌,升高血管緊張素水平,使小動脈、微動脈收縮。
普利與沙坦,都可以抑制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(RAAS),使血管擴張降低血壓。
洛爾類藥物,抑制心臟收縮力和交感神經活性,使心率減慢,降低血壓。
從藥理機制上看,地平類藥物會加快心率,利尿劑會引起外周動脈收縮,所以地平與利尿劑都不適合單獨用於治療單純低壓升高的高血壓。但是可以進行藥物聯用,比如“地平+洛爾”或是“利尿劑+普利/沙坦”。
普利、沙坦以及洛爾,更適宜用於單純低壓升高的高血壓。不過普利類藥物有引起乾咳的不良反應,所以與其降壓機制相似的沙坦類藥物更爲常用。
心率增加是交感神經激活的生物學標記,如果靜息心率超過80,選擇對交感神經有抑制作用的洛爾類藥物較爲適宜;如果靜息心率低於80,則選擇對外周動脈有擴張作用的沙坦類藥物較爲適宜。
總結一下,只是單純的低壓升高,意味着大動脈的彈性很好,只要積極控制好低壓,就可以避免高血壓進一步進展。在用藥選擇上,洛爾與沙坦是控制低壓的常用藥物,可以根據靜息心率的情況進行選擇。
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,對用藥有疑惑,請諮詢醫生或藥師。我是藥師華子,歡迎關注我,分享更多健康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