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有260年豐富製表歷史的江詩丹頓(Vacheron Constantin),將自即日起至9月20日止於臺北101專賣店舉辦「Les Collectionneurs收藏家系列」骨董表展。收藏家系列是由品牌傳承部門的專家們精選涵蓋20世紀各個年代的骨董錶款代表作,定期在江詩丹頓全球各地專賣店舉辦的專場活動展售。此次登臺9枚骨董時計,纔剛抵臺就已經有2枚被識貨藏家收走。
登臺展出的時計中,年代最爲久遠的是1911年生產的一枚18K黃金計時懷錶,配大明火琺瑯錶盤,底蓋內鐫刻首代擁有者的姓名年份與購買地。另一枚懷錶則是1930年製作的鉑金與銥合金超薄懷錶,機芯以德國銀鑄造,超薄款式反應1930年代的極簡風格。
隨着時代美學演進,在表耳上的各種造型變化也是收藏時的一大重點,例如1949年的型號4126黃金淚珠式表耳腕錶,優雅的表耳造型辨識度高,並搭載了品牌經典自制機芯435,是當代最穩定牢靠的代表作。1954年的型號4871、18K黃金自動腕錶的表耳造型脫胎自品牌經典的馬爾他十字標誌,配內外表圈雙色錶盤。
兩枚1960年代的腕錶均採用璇入式後底蓋,是江詩丹頓最早期防水錶款。其中生產於1969年的編號12238、型號7397、18K黃金枕型腕錶,圓弧角度的表耳被藏家暱稱爲「蝙蝠俠」,完美結合運動與紳裝風格,體現開始全球化發展時、將行動旅行的生活方式融入錶款設計的趨勢。型號7397更搭載了江詩丹頓第一顆配備有可調式慣性擺輪的自動上鍊機芯Cal. K1072,因採用能夠將摩擦減到最小的寶石軸承,Cal. K1072被公認是當時最優秀的自動機芯之一。
兩枚已蒙收藏的時計,其中爲一枚編號11442的18K 黃金天文臺認證計時懷錶,是品牌的第一隻計時懷錶,並於當時通過難得的日內瓦天文臺競賽認證,錶殼內鐫刻日內瓦天文臺認證字樣 「Chronomètre bulletin de 1ère classe de l’Observatoire de Genève」。另一枚則是1937年的編號10085、18K黃金方型腕錶,方形錶款反應「後工業革命」時代低調流線美學。
「收藏家系列」的誕生,體現江詩丹頓對歷史資產的珍視。團隊透過各式各樣的管道來搜尋這些作品,其中包括了拍賣行以及跟私人藏家的直接接觸,並仔細與錶廠內資料覈對鑑定,再評估錶款是否需要簡單清潔乃至於深度修復,以儘可能地將品項維持在接近出廠時的原始狀態,這也有賴錶廠保留的大量庫存骨董零件及工具。所有「收藏家系列」的錶款都附有真品證書以及在表界堪稱絕無僅有的二年保固。
江詩丹頓「Les Collectionneurs 收藏家系列」展覽自即日起至9月20日止於臺北101專賣店展出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
編號12238的型號7397,18K黃金枕型腕錶配蝙蝠俠表耳,是1969年經典款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
「泰國神顏」半裸全身寫滿歌詞上街 超前衛造型網看傻:還以為《神鬼傳奇》木乃伊公主
編號12238自動腕錶機芯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
編號10085的18K 黃金方型腕錶,1937年制,已蒙收藏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
曾獲天文臺競賽第一名的骨董18K 黃金天文臺認證計時懷錶,編號11442,一抵臺即蒙收藏 ,1913年制,是第一隻江詩丹頓計時懷錶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
編號12298腕錶的淚珠式表耳是產自1949年骨董錶款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
編號12308,產自1954年超薄手上鍊腕錶。圖/江詩丹頓提供